四维赋能乡村振兴——外语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

新闻作者:徐志强 责任编辑:徐志强 信息来源:原创 发布日期:2025-07-16

  7月8日至11日,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外语学院“三下乡”实践团赴商丘宁陵县开展“梨乡外语声,青春助振兴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先后走进中国农科院宁陵梨实验站、石桥镇生态梨园、老坚决纪念馆,构建“科研机构—产业园区—文化场馆”三位一体实践网络。

  本次活动依托“英语+商务+乡村”特色模式,通过递进式设计,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乡村振兴内涵,形成“实践四链”:科技链、产销链、劳动链、精神链。

4782b15b81742d653ea1ca27cfce8b5

  

四链融合实践 深化振兴认知

  

科技链:智能技术重塑传统农业

  在宁陵梨实验站,队员们实地观察到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应用:互联网调控水肥系统,无人机监测梨树生长情况,科学测算梨树之间的种植距离等等。实验室里的梨膏、梨醋等深加工产品,体现出产业从单一种植到扩大规模、延长产业链的变化,让千年梨乡的传统产业焕发新生。

  

产销链:双语直播打通销售市场

  实践团在梨园开展双语助农直播,队员化身“双语推介官”,用英文精准介绍“黄河故道沃土孕育”“百年种植技艺”等卖点,还现场演示果农传授的“挑梨大法”,抛出“梨可以做成什么小吃?”“你知道梨的品种有哪些吗?”等互动问题,调动直播间氛围。

  

劳动链:田间实践诠释实干价值

  在石桥镇生态梨园,果农传授除草“门道”,队员们顶着烈日手持锄头躬身实践,不仅掌握了多种农具的使用方法,更在汗水浸透衣衫的劳作中,深刻体会到 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” 的生活真谛,真切感悟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。 

  

精神链:英模事迹铸魂奋进力量

  实践团走进老坚决纪念馆,了解潘从正“三战风沙”的治沙史。他用“一株苗、一筐土”的决心筑起1.2万亩防护林。团队在其墓前扫墓献花,将他“宁肯种树累死”的誓言转化为实践动力。

ca0f2ae354c8d3563dc9fe27f7bb944


751848295d419df58f550f612b395a3


ef92c89313cbe6399c66bb897fc75d5


  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,绝非一场短暂的乡村探访,而是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深度探索与生动实践,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的责任与担当。未来,外语学院将持续以“外语+产业+经济”的形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国际化力量。

fcd2c6c3f0c9ccd53310bb301e6cd50